上海加快推进“无疫小区”创建,充分动员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6个区总计创建“无疫小区(村组)” 14863个,较5月1日增加8070个,全市平均创建率为49%,其中,金山区、崇明区、奉贤区的创建率最高,分别为100%、95%和90%。青浦、宝山、嘉定、金山、奉贤、崇明等区已连续开展了3轮以上创建工作。通过“无疫小区”创建,社区防疫成果持续巩固,典型示范效应持续显现,群防群控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由点及线、连线扩面的良好态势。
根据创建方案,凡近14天内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13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居民小区,可申报创建“无疫小区”。当前上海正加快推进“无疫小区”创建,各区陆续发布了“无疫小区”名单。各区突出过程导向,既推动符合认定条件的居民小区应报尽报,也鼓励目前整体或局部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的小区,积极启动申报创建“无疫小区”。各区、街镇对尚未达到标准但主动申报的居村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支撑力度,指导申报小区不断优化服务管理。同时,依托“社区云”和各区相关工作平台,助推居村、街镇直接“一张表”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统计,提速创建过程。
根据方案,创建“无疫小区”的居民小区应当做到“六规范、三强化”,即“规范入口管理、规范健康监测、规范个人防护、规范快递管理、规范清洁消毒、规范垃圾处置,以及强化信息宣传、强化服务保障、强化物资储备”等,每一项都有具体要求。对标相关要求,各区在严格落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了更有针对性、更行之有效的创建活动。例如,浦东新区将“无疫小区”创建与社区管控行动、监测筛查行动结合起来;青浦区华新镇第一时间制定防疫管控措施,摸准人口底数,严格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全天候服务、全方位保障,组建一支能动性强的志愿者队伍切实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快、准、严、全、实”多举措创建并维护“无疫小区”。
为强化激励保障,各区在工作经费、物资保障、人员配备、考核评比等方面向“无疫小区”创建工作倾斜。虹口区将物业企业的防控工作情况纳入本年度物业达标奖励和防疫补贴发放等考核;在金山区,对创建成功的“无疫小区”优先实行“有限开放、有序流动”,并把创建情况列入全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复耕专项考核;在静安区部分街道,试点线下超市向附近“无疫小区”的居民有序开放。
织密“无疫小区”的防疫网,凝聚创建合力是关键。各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民智”转化为“民治”。在闵行区,浦锦街道新浦江城一居委通过完善“党总支—弄区—临时楼组党组织—党员户”四级架构体系,整合“弄长+居委干部+物业人员+志愿者”四支力量,协商制定疫情防控楼组公约等,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在松江区,中山街道东外街36弄织密信息传递、疫情防控、群防群控“三张网”,由在职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组成的15人巡逻小分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确保防控政策有效落实,进一步筑牢社区“防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