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
天天速看:【视频】在哈佛做博士后研究的小伙讲述父亲考研经历:天才是少数,都是平凡人在追梦

2023-02-03 18:39:17     来源 : 扬子晚报

近日,一位在哈佛大学做博后研究的山东小伙刘同学在社交媒体上满怀感慨地回忆了自己父亲35岁裸辞考研的故事,激励了很多网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许是爸爸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你!”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远在美国的刘同学,听他讲述了分享帖背后,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温情细节。他说:“父亲的执着深深影响了我,让我相信天才是少数,其实都是平凡人在追梦。受他的影响,我一直在努力走向更高学府,学习更多知识。来到哈佛之后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可能每天都有科研大佬低调地与我擦肩而过。”

小伙发帖讲述父亲裸辞考研经历

“35岁考研,三次才上岸”


(相关资料图)

刘同学是山东枣庄人,是一名90后,他的父亲今年50多岁,现在是一名高校老师。十几年前,刘同学的父亲还是当地的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在他35岁时,为了职业上有新的发展,他毅然辞职考研。“那时我刚上一年级,每天去上学时,爸爸就在家里看书备考。印象特别深的是每天早上7:00点,他会准时拿着家里破旧的收音机听英语。那个年代,在小县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获取英语的唯一途径就是听VOA,我现在还记得家里总回荡着带杂音的VOA片段,小时候我听不懂,但爸爸却乐此不疲。”

刘同学说,印象里有不少父亲曾经在家伏案苦读的样子,他坐在简陋的桌子旁,翻着一堆很旧的书,“爸爸每天就好像封印在那张桌子边上了,为了不打扰爸爸,妈妈总让我在家不要调皮,不要发出巨大声响。”

刘同学父亲当年苦读的照片

“遗憾的是,努力备战一年后,父亲落榜了,听他说是英语分数差了一些。他是那种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因为差的不多,他就想努努力再来一年。于是我读二年级时,爸爸仍旧在家里复习。结果第二年,爸爸又落榜了,第二次落榜时的他难掩失落,同时陷入了两难。到底要不要继续考?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父亲出身一般,爷爷是个木匠,有好几个子女,作为最小儿子的父亲,已经享受了家里最好的资源,举全家之力供他上了大学,所以到了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再帮助他上研究生了,加上两位老人身体不太好,甚至还需要父母照顾他们。所以爸爸继续考研的话,就需要妈妈一个人用微薄的工资来维持整个家。”

刘同学说,妈妈是个很坚强的人,在爸爸两次落榜陷入为难之际,妈妈鼓励他,“不行就再来一年,家里的事情,我来承担。”在妻子的鼓励与支持下,刘同学的父亲开始了第三年的备考。刘同学回忆道:“我至今仍然很清楚地记得,那烦热焦躁的夏天,只有一把哐当哐当作响的风扇,父亲一边汗流满面,一边拼命打着蚊子,奋战到每一个深夜;冻到连水壶都冻裂的冬天,父亲穿着单薄的棉衣,神情坚毅地奋笔疾书。”

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三年父亲的成绩出来,他最终被山东本地一所一本院校教育学专业录取。“在大学生还不多的年代,我父亲这个研究生头衔还是比较有含金量的,但是比起头衔来说,父亲身上的品质和精神更为弥足珍贵。”

刘同学父亲年纪大了依旧很潮

父亲教会了我持之以恒

直博港科大,去哈佛做博士后研究

刘同学告诉记者,读研的三年,父亲基本都在学校里,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这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日子,母亲不仅要工作养家,照顾老人,还要照顾调皮的我。我记得有一个周五,母亲买了一条鱼回来,我问:今天有鱼,爸爸要回来吗?母亲当场就落泪了,因为父亲没有回来,只是家里已经很久没吃鱼了,母亲想让儿子吃点好吃的。”

刘同学的母亲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因为也是教育工作者,所以即使自己会劳累很多,但她仍旧很支持丈夫继续深造。

“父亲研究生毕业时,我六年级,爸爸穿着硕士服和我合了影。”刘同学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这张充满年代感的旧照,“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常常看这张照片,也激烈着我,对待学业,不能懈怠。”

刘同学父亲硕士毕业时与儿子的合影

刘同学穿着父亲的硕士服

受到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刘同学从小成绩就很好。“高考前其实目标是清华的,后来考砸了,就去了西安交大。”因为高考的遗憾,大学里刘同学十分努力,年年都能拿到国家奖学金。大四时,他拿到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直博机会。2018年,他正式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就读,“读博的四年时间,我拿到了130多万的奖金资助,让我可以去世界各地参加各类线下国际会议,此前去了新加坡、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家。”

刘同学作为港科大研究生代表做讲座

2022年,博士毕业的刘同学申请到了去哈佛大学牙医学院攻读博士后的机会,主攻纳米医学方向的研究。刘同学说,读博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因为选了一个特别难的课题,两年都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当时那个课题我一个有多年科研经验,做教授助理的学姐都没敢选,但是我选了。做起来真的特别困难,我甚至一度还去看了学校的心理医生,还好最终熬过了这艰难的两年,后来在顶级期刊发了论文,才得以来到了哈佛。”

刘同学的哈佛校园卡

与女友异国恋保持独立与浪漫

未来想拥抱更多可能性

在香港大学读博的经历,也让刘同学收获了爱情。杭州女孩Summer,90后,此前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文学硕士。2018年,两人在校园里因为参加社团相识,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彼此熟悉成为恋人。Summer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刘同学去美国后,两人开启了异国恋,Summer说,刚开始分开的那段时间,他俩确实都不适应,但在逐渐摸索的过程里,似乎这样的“异国恋”也变得充盈与浪漫起来,“我俩的城市正好有十二个小时的时差,一边的早晨正好是另一边的夜晚,所以我们都在固定的两个时间通话,分享各自的日常和每天生活中的小情绪。有时候对方有事做,比如做饭,有突发的工作,我们就会开着视频看对方的忙碌,这样,就觉得每天都生活在对方的生活里。”

刘同学和女友summer

为了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可以交流,两人一起开设了小红书账号“Summer和老刘”,闲暇时分别执笔,分享各自的生活日常,带网友了解哈佛故事以及如何申请名校等各种“干货”,因此收获了一些粉丝,“目前粉丝还不多,未来会持续更新,希望能给更多想要读研、考博,申请名校的网友一些启发。”

兔年新春来临,刘同学准备春节后错峰回国与家人团聚,而summer则回杭州过了年。新的一年,两人都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想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更多成就,拥抱更多可能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张冰晶


校对 陶善工

标签:

精彩放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