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崔涛 赵丹媚
蓝绿交织是雄安新区发展的初衷,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底色。在“蓝绿”之间如何考量?五年来,雄安这座“未来之城”已经给出了答案。
图为3月31日的白洋淀景色。中新社记者 崔涛 摄白洋淀的治理密码:补水、治污、防洪
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在普遍干旱缺水的华北平原,有着366平方公里水域的白洋淀,是非常稀缺的生态资源,被誉为“华北明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白洋淀面临缺水、污染等问题。
对此,在白洋淀观测鸟类多年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明体会很深。站在府河河口湿地,齐明指着脚下的土地说道:“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在过去,由于干涸和污染,这里并不适合水鸟栖息。”
府河是白洋淀入淀河流中常年有水的两条主要河流之一,多年来承接上游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府河河口湿地承担着提升和改善上游入淀水质的重要任务,是上游河水入淀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从2019年开始,雄安新区开始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采用近自然的“前置沉淀生态塘+水平潜流湿地+水生植物塘”水质净化工艺,相当于为府河来水装上了一套有天然“滤芯”的过滤器,经过处理之后的府河河口湿地出水水质类别较进水水质基本能够提升一个等级。
“雄安新区设立后,多种针对白洋淀的生态治理工作得以实施,白洋淀水面越来越大,水质越来越好,水生动植物越来越多,各种迁徙候鸟在白洋淀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齐明介绍,经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统计,雄安新区野生鸟类共记录有230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4种。
据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介绍,雄安新区坚持白洋淀“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自新区设立以来,每年为白洋淀补水3亿至4亿立方米。
同时,雄安新区推进白洋淀78个村环境一体化治理项目,实现了农村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和全达标。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公厕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共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89座,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
2021年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同比好转一个类别(Ⅳ类、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为近10年最好水平,进入良好湖泊行列。
据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介绍,雄安新区开展的南拒马河、白沟引河右堤、新安北堤一期、萍河左堤等环起步区防洪工程主体已完工,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确保雄安新区汛期安全。
图为3月31日的白洋淀码头。中新社记者 崔涛 摄未来之城的建设理念:先植绿,后建城
先植绿,后建城,这是雄安新区设立之初便提出的建设新理念。
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新区自设立以来,“千年秀林”工程已累计造林45.4万亩。
在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千年秀林”2019年春季造林项目二标段现场,工人们正在对海棠树进行春季修剪。这片秀林占地4000多亩,种植着油松、海棠、金银木等60多个树种,总栽植量31万株。
“你看这棵树,当时我们栽的时候是3米高,现在已经长到4.5米了。”据该项目工区长张玮说,作为“千年秀林”建设者之一,看到树苗长得好,他打心眼里高兴。
植树造林以来,建设者们制定了科学的管控措施,在他们的精心养护下,该标段各种林木茁壮成长,成活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
根据规划,未来雄安新区森林面积将达到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如今,随着“千年秀林”和雄安郊野公园等大型公园的建设,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生态之城:“蓝绿交织”诠释中国智慧
雄安今年的春天,是在“蓝绿交织”中到来的。视线掠过白洋淀、“千年秀林”、雄安郊野公园······入目尽显春色。
“蓝绿交织”是雄安底色,这在规划阶段就已确立。2018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
建一座新城,为何要从“蓝绿”之间考量?
从开始谋划雄安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是新区的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白洋淀、“千年秀林”、雄安郊野公园,甚至是城市中的一些蓝绿空间,已经成为雄安的一道风景,为新区增添了特殊的生态魅力。
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城市中,山水城市尤有魅力。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融为一体,这才是中国古老的营城理念。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一栋栋安置房已经交付。环绕于一栋栋安置房旁边的河流和片区内的生态公园,创造了城市里的蓝绿空间。
已经搬入容东片区新居的拆迁居民孟建军表示,容东片区内环境优美,除了便捷的配套设施,还建有公园,这里成为周边居民的休憩、娱乐之地,也让容东片区更加宜居。
在雄安这座“未来之城”,“蓝绿交织”正在诠释着古老而深刻的中国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