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规规的理发店,窗明几净,有空调吹,有彩电看,理个发只需区区几块钱,这在城市是难以想象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6月8日在扬州市江都区龙川老街上,见到了这家名叫“刘菊发廊”的夫妻档理发店。截至本月,理发店开了整整34个年头。
刘菊发廊
(资料图)
令记者惊讶的是,前23年,发廊的理发价格一直是2元;之后“被逼”开始“1块钱涨价”,现在的价格是5元,已经3年多了。而就算是“最高价”5元,在整个江都乃至扬州同等条件的理发店中,都是妥妥的“最低价”。
走进老街随口一问,就有热心居民主动引路
“你找刘菊发廊啊,我带你去!”刘菊发廊开在江都龙川老街深处,位置不算醒目,不太好找。走进老街,随口一问,就有热心居民主动引路。
来到近前,二层小楼,楼下开店,楼上住人。店门前,除了店招和喜庆的红灯笼,社区颁发的“小巷民星”木牌惹人注目,牌子上刻着店主的治家格言“勿以善小而不为”。
特别贡献奖
进入理发店,只见空间宽敞,布置清爽,两名顾客可同时理发。店里有空调,大彩电正播放着新闻。咔嚓咔嚓,女主人刘菊正在给顾客理发,动作娴熟,不时热情互动。
“老板娘,忙呐,老表呢?”记者发现,刘菊工作过程中,坐在椅子上等待的顾客不断。每个进店的顾客,都要跟刘菊唠几句家常。
一个称刘菊老公“老表”的中年男子说话很风趣,事后记者得知,其实他们并非亲戚。记者注意到,有的顾客剪好后,付现金或扫码,也有不少老人递给刘菊一张抵用券。原来,发廊和所在的禹王宫社区合作,向社区空巢老人、耄耋老人发放免费服务卡。
为顾客理发
一个多小时后,时至中午,刘菊终于迎来短暂的休息,外出办事的老公周祥国也回来了。夫妇俩接受记者采访,打开了理发店数十年经营的话匣子。
为“尽孝”告别大都市,利用自家门店重操旧业
年过五旬的刘菊,一手理发手艺是祖传的。上世纪80年代末,她在上海浦东开理发店,丈夫周祥国买了一辆货车在上海搞运输。小夫妻俩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起早贪黑,辛勤打拼,日子虽辛苦,却很充实、红火。
“那个时候浦东的住宅一千多一个平方,门市房两前多一个平方。本来我们再苦个几年,买个房子在上海落户是没有问题的,后来老母亲病危,改变了我们的计划。”周祥国告诉记者,老母病危,孩子尚小,他们决定回家照顾母亲和孩子,妻子关了上海的理发店,自己则低价卖掉了货车,卖得很急,买家还欠了账,“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尽孝不能等,钱以后还能挣。”
理发抵用券
回到江都后,夫妻俩决定利用自家门店重操旧业,开理发店。1989年6月,“刘菊发廊”开门纳客。“房子是自己的,开店不用房租;我是下岗职工,可以减免税费;刘菊本身是理发师,不用请师傅。我过去在单位是搞营销的,对市场有点了解。开店首先要有生意,要有客源,人气是前提,所以价格一定要亲民,要低。”周祥国对记者说,“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老城区居民,很多人收入不高。所以我们把价格定在2元钱,这在当时也算低的。”
23年没动的价格,被顾客“逼”着涨了1元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2元的价格一直持续了23年,直至2012年的一场大火。当年5月份,邻居家的一场火,殃及到夫妻俩的理发店。店面的屋顶全部被烧毁,只剩下躯壳。为修缮老屋,几年时间,夫妻俩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
小巷民星
“本来我们还不想涨价,毕竟坚持这么多年了,‘规矩’不能破。但当时不少老顾客劝我们涨价,有的顾客甚至说了很重的话,说你再不涨价,我们就不来了。加上本来就是小本经营,修房的开销又很大,所以就涨了1元钱,这1元钱还是几个月之后才涨的。”刘菊对记者说,2013年,理发变成了3元;5年后,2018年重新建房,又涨了1元钱,变成了4元;2020年,理发店进行了装修,将价格调至5元,一直到现在。
记者采访中询问起刘菊发廊的价格时,无论是来理发的顾客,还是周边的邻居,都说5元的价格在江都还是最便宜的。
顾客给理发店编顺口溜:既快又好,收费很少
“我们每一次定价的时候,都不会去考虑以后的涨价。时间长了,和老顾客也有了感情,涨不涨、涨多少就更要慎重。对我们来说,失去了顾客的信任,凉了老顾客的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败。我不敢说我的价格是最低的,也不排除农村村镇、路边小棚小屋也有这么低的价格,但我可以肯定地说,相同条件,相同规模的理发店,价格基本上都是10元以上,20元左右的。”周祥国说,开店时间长了,顾客还给编了几句顺口溜:既快又好,收费很少;生人熟人,有人介绍,都能找到。
一位在店里等待理发的顾客说:“手艺这么好,价格这么低,我们有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冬天夏天开空调的时候,我们就建议涨一点价,多收一两块钱空调费很正常。可是老周说,开空调,就算你们不来,我们也要吹呀。”
周祥国说,做生意和做事一样,需要细水长流。成本低是低价经营的前提,只有用多服务来增加积累、弥补利润,人就要辛苦一点,耗去的精力和体力比较多。
理发店每天的经营时间是早上6:30到晚上9点,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刘菊和周祥国都患上了肩椎、腰椎和膝盖的毛病,“前几年手腕也不行,老是疼痛。现在刮胡子的人少了,手腕好多了。”老周说。
诚实守信奖杯
获评“江都好人”,赢得“诚实守信”奖杯
记者采访获悉,“刘菊发廊”门庭若市,客源广,顾客多,有本社区的,有仙女镇的,还有周边乡镇的。吸引这么多人过来,价格低是一方面,手艺好也是重要原因。亲戚朋友一开始也不太理解,为啥定价这么低,看他们用心在做,每天乐呵呵地工作,也就慢慢理解了。女儿也一样,从想不明白到支持、心疼。
“姑娘现在上班了,我们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她老是劝我们不要再辛苦了。我对她说,这么多人需要我们,离不开我们,再说,我们也愿意为他们继续服务,同时也能增加一点收入,这多好呀。”周祥国对记者说。
记者在店内看见,小小发廊,获得不少荣誉。有江都区仙女镇禹王宫社区党总支颁发的“学好人、存好心、做好事特别贡献奖”奖牌,有江都区委宣传部、江都区文明办颁发的“江都好人”奖杯,有地方颁发的“诚实守信”大拇指奖杯。这些都是对“刘菊发廊”数十年低价经营、用心服务的最高褒奖。
“刘菊发廊既是理发店,还是社区居民交流的场所,传递正能量的地方。大家谈家庭琐事,议身边好人,说社会新风,夫妻俩受人尊敬,拥有很高的人气。”江都区仙女镇禹王宫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社区定点的首家“爱心理发驿站”,“刘菊发廊”还不定期向社工和志愿者免费传授理发技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他们用持续、不间断的爱心,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项目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