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一则“游客拍风景将手机掉进峡谷,景区抽水8小时打捞”的消息引发网友对湖北咸宁这一景区的关注。对此,有网友认为景区“值得点赞”,有网友则认为“浪费公共资源”。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困难多大,景区要竭尽全力为每一位游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景区位于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地,手机浸泡可能导致水源污染,所以打捞很有必要。
这本是一件双方皆大欢喜的事,当事人满意,景区也没有怨言,但外界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涉及的核心问题便是,为了打捞一部手机抽水8个小时,到底值不值?算不算是一种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近年来,一些人因为自己的私事或者一些任性行为造成公共资源消耗和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质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少人擅自进入未开发景区后失联、遇险,惊动数个部门、多方力量开展救援。这些事件造成了不少公共资源的无端消耗,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相关支出和费用如何承担的讨论。
但是,“景区抽水8小时打捞手机”与上述情况相比应该还是有区别的。毕竟,事件发生在景区内部,游客遇到困难求助景区工作人员实属正常,景区在考量自己能力和成本的前提下,向游客提供帮助,也无可厚非。
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抽水机和发电机都是景区常备的,打捞手机也没有产生多少费用”——在能力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去帮助游客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景区的一种职责,如果因此赢得了游客的满意、信任和口碑,也不失为一种实打实的宣传。更何况,该景区位于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地,手机浸泡可能导致水源污染,及时打捞能够避免后续的问题和损失。
某种角度上,景区、景点在运营过程中,对游客合理诉求做出更加高效的响应,其实是一堂必修课。比如,每到旅游旺季,人流激增、人员被困,景区吃饭遭遇“天价”等情况就会不时发生,如果景区应急处置意识不够、能力不足又没有提前的预案,就很有可能造成游客、景区都受伤的尴尬局面。如何构建更高效、规范的应急处置机制,让游客的困难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不给景区造成负面影响,是诸多景区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旅游市场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游客在旅行中更注重体验感和获得感,除了硬件条件外,也更加在意服务等软实力。尤其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旅游市场日渐火爆,这更加考验相关行业和从业者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景色因有人观赏而显得更美,景区因为服务细致、周到而更具亲和力。景区与游客双向奔赴,旅游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不断增强,人们乐见这样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