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
成县:多措并举推动撂荒地治理工作落地生根

2022-06-07 10:25:38     来源 : 甘肃经济日报

仲夏的成州大地,不论是店村镇的蔬菜生产基地、黄陈镇的连片麦田,还是二郎乡板蓝根种植基地,到处是群众忙碌的身影……

“我们这里是林区,这些年野猪、野鸡较多,无法再种粮,加上种地收益不高,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原来的耕地逐渐变成了撂荒地,土地荒了我们心里也难过。”二郎乡武坝村村民说。

农田成荒地,这一现象绝非二郎乡独有。受农业收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和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在成县各乡镇不同程度存在耕地撂荒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下降,给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一定影响。

为确保粮食安全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县积极动员全县各级力量参与撂荒地治理,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明确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推动撂荒地治理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成县相继出台了《成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耕地撂荒的通告》《关于开展撂荒地整治“回头看”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全县撂荒地复耕复垦工作致农民的一封信》《致全县公职人员及家属的一封信》等文件,召开了不同层次专题会议,对撂荒地治理工作做出扎实安排。成县各级各部门围绕目标抓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认真摸清底数、层层靠实责任,多措并举,积极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种粮大户和农户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为解决个别农户劳力不足带动问题,我们在确保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合法合规流转耕地耕种,多条腿走路:一是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对易地扶贫搬迁、整户外出务工无人耕种等原因形成的撂荒地,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二是鼓励土地托管服务,对部分群众无力耕种造成的撂荒地,动员弃耕户近亲属代耕代种;或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委托代管协议,由农户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代耕、代种、代收环节全程托管进行复耕复垦。三是严格落实耕地补贴,对耕地撂荒一年以上的停止发放地力保护补贴,待复耕复垦后再重新纳入补贴发放范围。”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台账式排查清理,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摸清底数、掌握实情。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耕地抛荒相关档案信息,找出问题节点,追查问题根源,对排查清理发现的耕地抛荒现象,逐一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治。同时,对排摸出的撂荒地,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探索‘农户自愿、亲友代管’的复耕新模式,鼓励有劳力的农户在自行复耕的基础上,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农户,采取动员农户将土地交由亲友托管代耕等方式,快速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黄渚镇镇长白亚娟说。

截至5月底,成县核查撂荒地7816.36亩,完成复耕复种整治7112.67亩,完成率91%。在加大撂荒地治理的同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减,今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6.8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5万吨,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实现复耕复垦是成县撂荒地治理的第一步,如何着力解决土地收益低,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带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县深入调研,多措并举,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的有力抓手,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中湾村在突出特色优势产业上下足功夫,在利用撂荒地种植高粱的同时,开展高粱与黑地豆、高粱与花芸豆等农作物套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调宽群众致富路子。”中湾村党支部书记车春林介绍道。

得益于“高粱和黑地豆、花芸豆套种”产业模式,中湾村的土地资源逐步被整合起来,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更多保障。

成县在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中,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花椒、中药材、订单辣椒、订单万寿菊等农业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益,实现了保粮食、稳就业、增收入的目标,让农民丰收成为现实,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记者 白杨)

标签: 撂荒地治理 落地生根 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土地资源浪费 耕地质量下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