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嫌疑人没有可退还的财产,追赃挽损工作一时没有头绪。办案检察官却从一位参与者处得到线索,嫌疑人曾经吹嘘自己购置过别墅,但这些别墅却无法查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检察官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当年的开发商获得了一份关键材料。
事情要从2009年夏天说起,那时大家普遍对理财、投资缺乏充分认识,李万三(化名)就已经成立天成投资公司苏州分公司(化名,以下简称苏州分公司),公司除他外还有一名会计。这个仅有两个人的公司,对外出售各类理财产品。正规理财产品年化利率普遍在5%以下,而他们公司的产品动辄就是10%以上的收益,有的甚至高达35%,正是这畸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很多集资参与人纷纷投钱。刚开始,苏州分公司确实能按照承诺进行相应兑付,积攒了一定的“口碑”,不少人慕名而来。
2018年7月,天成投资总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兑付困难的情况,苏州分公司也迅速爆雷,投资人陆续向公安机关报案。2021年1月19日,公安机关以李万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移送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审查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天成投资总公司有很多光鲜亮丽的头衔,对外宣称他们是国家级的扶贫龙头企业,在全国有很多实体农业公司,他们不但支持革命老区的脐橙基地建设,还有万吨气调保鲜库等等。但实际情况却是,苏州分公司在抽取5%至7%的“投资额”作为运营费用后,其他资金都上交至天成投资总公司。至于总公司如何理财,李万三不清楚。这些年来,苏州分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4亿余元,在利息抵本金之后,尚未归还的还有8400余万元。
“投资的钱是我卖鸡蛋一分一角攒出来的,虽然只有几万块钱,但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啊!”曾在该公司投资的老大爷一番话让检察官印象深刻。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李万三名下的几套门面房早已被其他法院查封,现在已没有可退还的财产,追赃挽损工作一时没有头绪。此时,一名集资参与人反映,李万三以前曾一直说自己赚了很多钱,还购置了几套别墅。得知这个消息后,检察官立即与侦查人员联系,经向房管局查询,却并未查询到相关信息。而那位集资参与人非常肯定地表示,李万三的确购买了别墅,并提供了房子的照片。
线索到底是真是假?结合“签合同—网签—产权登记”的购房流程,检察官突然想到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是别墅确实买了,但仅签了合同未办理产权登记?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存在这种可能性就要去查,无论是或者不是,都要查实见底!由于该楼盘早已售罄,检察官几经周折联系上当时的开发商,并在开发商公司的档案室里找到了当时李万三亲笔签下的购房合同。合同显示,李万三曾在该公司全款购买别墅两套,刷卡1600余万元,而付款所使用的银行卡,正是集资参与人款项汇向的那张银行卡。
2021年9月1日,检察院对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判处李万三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5万元。之后,两套房产的拍卖价款将赔付给相关集资参与人。
通讯员 王梦轩 卢志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