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起,教育部开始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帮助毕业生就业。当前,随着毕业生陆续离校,“百日冲刺”期间,我省采取的一系列稳就业举措仍持续发力,确保将毕业生“扶上马”,更能“送一程”。
书记校长带队拓展“新空间”
(资料图)
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我省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48.5万人,就业需求量大且诉求多样复杂。我省高校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拜访用人单位,拓展就业岗位,不仅合力做大岗位“蛋糕”,更努力提供更多“可口”种类。
今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带队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交流,开启了该校2023年“百名校友科学家访企行”系列活动。
苏州医疗资源富集、医药产业聚集、人才资源密集,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医学人才和医药企业。顾家山表示,把苏州作为“百名校友科学家访企行”系列活动的首站,是安医大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希望依托苏州优质产业转化孵化的生态环境,与苏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为长三角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强劲的支撑。
安医大在访企拓岗中还特别注重发掘校友资源。苏州医药类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医大校友,学校把他们邀请在一起,就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门开放办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等重点内容作了介绍,真诚希望他们加强与母校的沟通联系。据了解,该校将以开展走访活动为契机,打造“校友交流走访”长效机制,与校友、校友企业建立沟通交流、联络感情、共同发展的平台,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谋求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多方共赢。
“从效果上来看,这次登门拜访很有收获,不仅请来了16名校友科学家,苏州市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苏州各附属、市属医院人事处及苏州创新型企业有关负责人等100余人都来了。”安医大学工部部长秦楠告诉记者,在这次活动基础上,很快有18名毕业生顺利被送进苏州相关企业,并且对接还在继续。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累计访企近1.4万家,新增21.62万个岗位。
线上+线下服务“不断线”
除认真做好“百日冲刺”行动外,我省近来还持续开展“校园招聘月”“暖心促就业”等行动。截至目前,已举办省级综合类、医药类、财经类等线下校园招聘活动21场、校园就业市场6377场,提供139.59万个岗位。
此外,我省“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的4.34万家单位也相继提供45.7万个岗位,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人员岗位精准对接。
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安徽理工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在其公众号中及时新增“就业桥”板块,方便学生了解、查询就业相关资讯、政策及职位信息。“就业桥”板块涵盖“职位信息”“我校双选云”“我要考证”“考公务员”“考事业编”“我要考研”“我要留学”“我要创赛”“部队就业”“专升本”“双选云信息”等16项内容模块,全方位覆盖广大学生的毕业去向。
“各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及各地引才信息,我们都及时上传到这里,用人行业涵盖医药、IT、电力、建筑等,链接海量用人单位。毕业生随时可以在线查看职位信息、在线沟通交流。”该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为做好服务,该板块子栏目还为毕业生提供在线编辑、上传简历功能,打造个性化的专属网络面试间。毕业生通过这座“就业桥”可以和有意向单位之间,实现高效沟通、精准对接。
针对现代年轻人爱刷短视频的习惯,安徽理工大学还将较难理解的政策法规、经验总结等提炼精简,制作成大家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上传到“就业桥”里。“如何制作简历能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面试时有哪些技巧”“实习时如何防坑防骗”“用工合同应该怎么签订”等成热门话题,都能在这里的小视频中找到答案。
不仅是在安徽理工大学,我省更多高校均表示,将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到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全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将与人社部门做好接续工作,确保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帮扶
脱贫、低保、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毕业生,一直是我省各高校推进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聚焦这些困难群体,各校均采取“一人一档、一生一策、一对一”的方式,明确包保责任。
安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小赵来自农村,平时学习刻苦,自我要求很高,但因考研失利和求职碰壁一时陷入迷茫之中。“我们在了解到他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就业压力大后,立即找他谈心谈话,安抚情绪,强化就业信心。”该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鲍丙刚说。学院还通过各种渠道,为小赵提供相关实质性指导服务,最终小赵努力调整心态、认真复习备考,成功入职一家县级人民医院。
据悉,除各高校“自选动作”外,我省还按每生1500元的标准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1亿元,实施宏志助航计划,线上线下培训约6万人,帮助困难毕业生提升能力、增强信心、尽快就业。
各地政府也积极助力毕业生就业。淮南市充分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渠道,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帮扶清单,将零就业家庭、残疾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落实“一对一”帮扶举措,力争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截至目前,该市为3644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546.6万元。
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摸清淮南籍2023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底数,录入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信息库,开展就业监测。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将协调配合,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工作,确保实现“登记全覆盖、联系全覆盖、帮扶全覆盖”。同时,该市还将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努力拓展基层就业岗位,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政策。(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实习生 吕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