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来到上海的第17天。此时,夜已深,队友们已进入梦乡,而我却仍无睡意,我想说说心里话。 我叫张柳,名字普通,工作也很普通,是浙江省舟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一名护士,平常的工作任务就是给患者做血液透析。4月1日,我突然接到医院的通知:张柳,上海急需血透护士支援,你赶紧收拾些日常必需品,紧急出发,支援上海!
“收到!和我一起去的还有谁?”
“做血透的护士,舟山就你一位。”
说实话,我一下子就慌了。不是因为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是因为不知道跟9岁的女儿说哪一天才能回来,而是各家医院的血透仪器品牌都不一样,操作方法也不一样,万一操作不好,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啊。
怀着忐忑与不安,4月2日上午,我与全省另外83名从事血透工作的护士会合,接受了岗前培训后出发前往上海浦东,成为4万多援沪医疗队成员中的一分子。
与我记忆中的上海完全不一样,这里长龙一般的晚高峰车流没了,熙熙攘攘的人潮也没了。好在,万家灯火还在。这些灯火中,有多少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又有多少在等着我们,来帮助他们启动那延续生命的血透仪器。
我们住的酒店离浦东医院可真远啊,在马路空荡荡的现在,坐大巴也要70分钟。看着每天两万多新增感染者,我们不敢掉以轻心。防护服、隔离服、口罩、护目镜一样都不能少,橡胶手套要戴三层,虽然不在方舱里,防护措施却与方舱内一样。如果我们不小心感染了,谁来帮助这些可怜的患者呢?穿得太厚,我们仿佛装在壳中的机器人,谁叫我一声张柳,我要慢慢转过头来。
浦东医院的血液净化机器果然与舟山医院不一样,舟山使用血透机,而浦东医院是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器,操作方法也不一样。负责培训的护士在机器前给我演示了一遍,我就上手操作了。给患者胳膊静脉的内瘘穿刺,装管路,上机、下机,幸好,还算顺利。晚上回到宾馆,我怕忘记了刚记住的流程,又从网上找来视频教程,看了一遍又一遍,牢牢记住每一个步骤以后,才安心去睡。
穿防护服作业,是我未曾有过的经历。从中午12:00穿上到晚上8:00多脱掉,说实在的,这滋味真不好受。中途不能喝水,也不能进食,更没法上厕所。我学会了像骆驼一样生活,白天不喝水,晚上回到宾馆喝下一杯又一杯。
我所负责的病房要同时为四位患者做CRRT。我深知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容易,为了做上这次治疗,不知道已经排队等候了多长时间。
做一次CRRT治疗要四个多小时,没有家属陪伴在他们身边,能跟他们说说话的只有我。我就尽可能地多和他们聊几句,叮嘱他们哪里不舒服了就告诉我。其实,我也有不舒服的时候。那几天上海的气温到了30多摄氏度,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闷得我实在喘不过气来,挑战着生理极限。这时候,一位做治疗的阿姨说,你看着跟我女儿差不多大,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你爸妈一定很想你吧?听到这句话,我转过身去,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白天不吃不喝,但有患者在身边,我帮他们把血液中的毒素排出来,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到了下班以后,回到酒店,队友们都忙了一天,各自休息,我尽量不去打扰,这反而是我一天中最孤独的时候。在漫漫长夜里,生出了许多想念,想念我的女儿,想念忙忙碌碌的爱人,看到朋友圈的海鲜馋得直流口水,在梦里也时常会出现舟山的梭子蟹和皮皮虾。
这些日子,我也时常会收到舟山医院领导和同事的问候与鼓励。每当太阳升起,我的心里又会充满坚强的力量。4月10日,我把微信头像换成了“核酸检测阴性”的标志。我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每一位上海人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当然,我自己也一定要“阴”着回去,回到我日思夜想的舟山。
今天早上看到最新的通报,感染人数相较前一天下降不少,但离我回去的日子估计还有一段时间。只要上海的患者还需要我留在这儿,我就不会走。
明天一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舟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张柳
4月18日夜于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