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被誉为一地经济的“晴雨表”。自1993家安徽诞生首家上市公司以来,皖企拥抱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据人民网安徽频道统计,截至3月22日,安徽共有上市公司150家,位居全国第九,位次高于GDP排名。其中,科创板15家,位居全国第七;北交所5家,位居全国第五。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安徽的上市公司数量要从“十三五”末的126家增至260家,并明确了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即助力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多渠道上市挂牌、推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大力发展私募基金、积极利用期货市场、构建资本市场服务平台。
其中,在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方面,《规划》提出,深化与沪深北港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合作,加快建设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安徽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打造企业-基地-交易所“上市挂牌服务直通车”,推进更多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企业、民营企业上市挂牌。
扩量,还得提质。安徽是国资国企大省,截至去年末,省属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23户,居全国第5位。《规划》指出,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依法合规开展员工持股、股权激励,促进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如果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比作“金字塔”,那么A股无疑是“塔尖”、区域性股权市场则是“塔基”。《规划》明确,要强化“塔基”功能,推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强化资本对接服务功能,吸引更多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资本机构集聚,强化路演对接服务,推进挂牌企业股权交易、并购重组、控制权整合,畅通“融资、投资、退出”资金链循环,提升挂牌企业融资覆盖率。数据显示,截至去年7月底,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挂牌企业772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1。